[成功評獎查詢系統(tǒng)]
首頁 » 課題文章交流 » 為學生創(chuàng)設快樂成長的平臺
為學生創(chuàng)設快樂成長的平臺
發(fā)布日期:[18年前 (2007-06-04)]瀏覽次數(shù):[2238]
為學生創(chuàng)設快樂成長的平臺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側記
    內蒙古包頭市昆區(qū)團結大街第二小學  劉志紅
 
      一、建立機構,統(tǒng)一認識,形成全員心育意識。
     隨著社會的變化,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自殺、自卑、傷人、自閉、恐懼……看到報紙,電視上一則則觸目驚心的報道和身邊孩子的種種表現(xiàn)。我們深切地感到,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教育工作著的一個必修問題。因此早在2000年,我校就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一把手”工程,且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主抓,下設教導處、科研處、大隊部、各年級組成員及校外教育指導專家和家長委員會組成的全員參與組織機構。當時,我們只是借助隔周體育鍛煉與健康教育課對學生進行一些心理健康知識的指導,對老師講要注意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組織一些活動。直到2003年3 月參加了自治區(qū)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組織的十五課題培訓后,我們重新審視了所做的工作,認識到我們應該走一條科學的研究之路,通過課題研究的引領,整體推進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于是我們根據(jù)當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教育現(xiàn)象及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定了題為“尊重教育與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的研究”作為課題并申報。2003年8月我們接到內蒙古自治區(qū)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我校申報的“尊重教育與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的研究”立項通知書,并于同期正式開始了課題的研究。當時我們學校師資也很緊缺,但我們想要更好地落實《綱要》,和《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見》,再緊也要抽一位專職心理健康教師,于是我們選擇了有著16年大隊輔導員經歷的,了解孩子、熱愛孩子的李靜老師做實驗教師并及時成立了由校長、教導主任、實驗教師組成的課題領導小組,開始了實驗。同時,學校也把對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學校校本培訓計劃中,要求每位教師樹立要想使學生有健康的心理,教師必須心理健康的思想。三年來,通過內蒙科技大學的心理教育專家郝鴻英教授的多次講座,校本培訓中注重引導,教給教師可操作的調節(jié)心理、釋放工作壓力的方法,倡導教師做陽光教師。每學期開學初學校要求每位教師都擬定心理計劃?,F(xiàn)在課堂上、班級中、教師都努力自覺地進行學科滲透與良好心理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全校形成了民主、和諧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另外,這三年來,學校還購買了大量有關心理、教科研方面的書籍并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機會,多次派實驗教師外出學習,參加各級培訓,課題小組就有關課題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組織校本專題會議和培訓學習30 余   次,對家長做講座宣傳12次,這些工作的開展,無疑對課題的實施提供了組織上的保障。
      二、多途徑、全方位地指導開展課題實驗研究
為了使“尊重教育”的理念真正滲透于師生、家長的意識與行動中,通過課題研究帶動學校整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年來,我校通過多種途徑,多角度進行了探索。以《心理發(fā)展》教材為教學內容,以班隊及心理體驗活動為載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快樂成長的平臺。
     1、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
     我校從2003年9月開始在全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并把其作為校本課程。(教材開發(fā)上,我們根據(jù)近期學生中存在的現(xiàn)象調整內容,作指導。)每周一節(jié),由實驗教師即專職心理教師任課,使用教材就是北京開明圖書出版社的《心理發(fā)展》。心理課上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相機輔導等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想象、注意力等心理品質外,還教給學生學會交往、調控情緒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掌握自我調節(jié)的一些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生活觀,保持樂觀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同時學校配教材自行設計的《陽光記錄》中“心靈金鑰匙”、“童言無忌”、“幸福大盤點”等欄目的設計,也引導培養(yǎng)著學生的健康的心理,使學生心中充滿陽光。
     2、創(chuàng)造條件,作好保障
     一個學校對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視不只是停留在理論的認識上,更重要的是做好行為跟進。在這方面,我校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在學校大環(huán)境的布置設計上注重人文關懷,如教學樓內設立兩個舒適、休閑、溫馨的談話廳,這便于了師生及家長談話。還有教學樓內每一層都有知心姐姐提示牌,如“今天你微笑了嗎?”“學著贊賞周圍的人”等。另外我校還投資建起了近30平米的富有詩意的陽光小屋。屋內陳設簡單,卻溫馨、雅致。墻上有一列“陽光快車”。車廂里“快樂自助餐”中紅通通的“開心果 ”上面寫著小笑話、小幽默;誘人的“漢堡”上有解決小煩惱的方法或學生互幫互助贈言;可愛的“智慧豆”上寫著中外名人名言和學校老師學生的激勵語言。這就是我校的陽光小屋即心理咨詢室,平時孩子們可以隨時到“陽光小屋”中做客。對學要個別輔導的同學,知心姐姐不直接點名,而是發(fā)給一張紅色的請柬,用“請你到陽光小屋做客”的方式約他到陽光小屋,進行個別心理輔導。在進行輔導時,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知心姐姐可以跟孩子一起取下一顆“智慧豆”看看里面的名人名言,或摘一個“開心果”,讀讀里面的小笑話,開懷一笑,調節(jié)情緒,也可以讓學生隨意看看、翻翻、玩玩。對情緒處于亢奮狀態(tài)的學生則采用冷處理的方法讓孩子在沙袋上盡情揮舞、宣泄。“煩惱回收站”的設立也給孩子們帶來幾多快樂。幾年來“陽光小屋”成功地為60多位學生解決了小煩惱,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設了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
     3、架設“心靈之橋”
     為了更好地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我校除了“師生談話卡”外,班班都設有知心信箱,如“心之橋”、“心語”等。三年來,每周三早晨“心之聲”熱線廣播會如期與孩子見面,每月的《爬山虎》??兄慕憬愣紩谩盎匾舯凇睓谀拷獯饘W生、教師或家長的一些心理困惑。同時,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我校還注意挖掘家長的教育潛能,增強教育的合力,提高家長的素質。每學期學校都組織為期一周的家長開放周活動,至今已12屆。這一活動不僅使家長了解了學校,也理解了學校及教師,促進了家庭、學校與教師的共同教育。如在上學期我校成功舉辦主題為“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一屆教育教學開放周活動。開放周中組織家長觀看心理劇,就“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召開專題座談會。并召開“我想對爸爸媽媽說”為主題的家長會,家長會上通過日記、作文、繪畫等不同形式學生與家長進行交流、傾訴,使家長的心靈受到震撼。一位家長說“我平時感覺與兒子關系很好,但今天的家長會才使我真正了解了兒子”。教師的感受也很深“這樣的家長會比我們教師不停地對家長提要求要強十倍”。
正是這點點滴滴的小行動架設起了師生間的心靈之橋,也架設起了學校、家庭相互溝通,合力育人的橋梁。   
      4、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
     在活動中學校從認識到監(jiān)管力度包括經費,都給予支持與保障,保證了各項活動的效果。
     (1)、自信活動異彩紛呈
     自信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信心,是一種重要的個性心理品質,自信心是個體所具有的自我肯定意識,它對學生人格的形成、成績的獲得和人生的成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三年來我校組織開展了系列培養(yǎng)自信心的活動。如自主選項、自由攻擂的“挑戰(zhàn)校園吉尼斯”活動,不斷培養(yǎng)和激勵著學生的自信心;“檢驗自我”誠信考場的設立,“放飛自我”繪畫展覽,“亮出自我”主題班隊會;“心中充滿陽光”心路歷程征文……使學生的自信心不斷成長;“我能行”成長記錄中學生用“顯微鏡”來看自己缺點的同時,也學會了用“放大鏡”來發(fā)現(xiàn)、放大自己的優(yōu)點,從而培養(yǎng)了上進心和自信心。當然所有的這些活動中,無論教師還是家長始終沒有忘記以尊重為前提。
       (2)、體驗活動此起彼伏
     本著“實踐出真知,體驗生感悟”的人生哲言。三年來,我校注重學生心理體驗活動的開展。如去年我校組織了“做一天準媽媽”心理體驗活動?;顒又凶觥皽蕥寢尅钡暮⒆觽?yōu)榱耸棺约旱碾u蛋寶寶免受震蕩,想了好多辦法:他們把平日的小食品盒、易拉罐裝上了雞蛋寶寶,再用小米把縫隙填滿;用海綿或棉花把雞蛋寶寶裹得嚴嚴實實;用蕎麥皮把雞蛋寶寶包起來裝入袋子里;用小豬存錢罐把雞蛋寶寶包好……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呀。再看,同學們有的把包裝后的雞蛋寶寶放在衣服夾層里,有的掛在脖子上,還有的放在衣兜里……下課了,操場上看不到一個同學像往日一樣奔跑、跳躍。同學們都像變了個人似的,腳步放輕了,動作變慢了,各組的小組長則在忙著為組員做著詳細的記錄。上學期我們又組織了為期一個月的“用手傳情、用心體驗”心理體驗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孩子們不僅獲得了深刻的心理體驗,受到了教育,還學會了關懷,學會了保護,學會了用心感恩。他們更加尊重父母,珍愛生命,同時他們的心靈和道德也獲得了成長。
     ( 3)、在“心理劇”里找角色
     心理劇的表演是對學生進行團體輔導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去年11月份,我校組織了心理劇展演活動。在活動中,我們的師生經歷了觀察、創(chuàng)作、指導、表演等過程,其中也不乏家長的共同參與。12個短劇中,他們把孩子生活、學習中的煩惱、困惑用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以達到團體輔導的目的。效果怎樣呢?五年級一位家長這樣說:“我作為家長,平時關注孩子學習較多,但看了今天的心理劇,我感覺到我跟孩子心靈之間還是有距離的。今后我和愛人不光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還要多與孩子交流,我們也想做孩子的朋友式家長”。三年級的小同學說:“我看了二年四班的心理劇《換座位》,仿佛看到了鏡子中的我,今后我要對同學更寬容?!蓖高^這真摯、樸實的話語,足以看到這一活動的深刻意義。
5、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
心理健康教育的差異性原則告訴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時要注意發(fā)現(xiàn)差異、關注差異。實踐中,我校對一些單親家庭學生和一些“問題學生”采取了建立心理跟蹤檔案、多方面配合、特別關注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學期我們又嘗試著在二、四年級為每個學生建立心路歷程檔案,以達到真實記載每位學生心靈成長的足跡、與學生共同收藏成長快樂的目的。
       三、主題討論提升了師生、家長的認識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的認識是由低級向高級螺旋上升、不斷發(fā)展的,它需要一個個體不斷地反思、認識和再提升。因此,實驗研究中我們注重在不同階段啟發(fā)師生及家長思考、自我認識,不斷感悟,不斷提升。如在實驗中期組織《讓心里充滿陽光》作文比賽,活動中注重誘發(fā)師生在尊重教育中感受到的溫暖及傾聽自己心靈積極向上的心路歷程成長之音。上半年組織“尊重教育究竟帶來了什么”思想大討論,以多側面、多角度地認識尊重教育課題實驗所引發(fā)的思考與實踐。
半個月前,全校組織了以“尊重教育與自信心”為主題的班隊會觀摩,活動中實驗班的學生從不同角度通過談、議、唱、演等不同形式對自信心進行了分析,并結合自己的成長對自己重新再認識,這對即將小學畢業(yè)的學生今后的成長、人格的形成、成績的獲得和人生的成功,將會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課題結束時課題組面向師生及家長發(fā)放400余份調查問卷結果也進一步對課題進行了論證。
       四、課題實施使教師、家長更新了理念,改變了行動。
      由于培訓的到位,在課題的引領下,在經過大量實踐后,我們的教師、家長更新了觀念,樹立了“以人為本”、“人人平等”的理念,認識平等的教育應是互動而非“一邊倒”的,是“教學相長的”,隨著理念發(fā)生變化,教師、家長過去的習慣的許多做法動搖了,許多教師從對待學生的基本態(tài)度到管理學生的細枝末節(jié)都發(fā)生了變化,比如,請遲到的學生輕輕走進教室;改喊報告為敲門;比如老師找學生說話,請學生坐下說,而不再像過去那樣老師坐著學生站著;比如,許多老師把講完課后習慣問學生“你聽懂了嗎?”改為“我講明白了嗎?”批改作業(yè)時把“×”改為“?”家長中遇事征求孩子意見的也越來越多,同時三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帶來了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效應即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互動。過去,駕駛不能正確對待家長,尤其是“后進生”的家長,總認為家長不負責任,不與老師配合,有的甚至把家長請到學校,連同家長一起訓斥。實施“尊重”教育中老師們認識到家長也是被尊重的對象,不再一味地埋怨家長,而是和他們有目標地討論教育子女的方法,教師和家長形成了強大的合力,為孩子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更重要的是現(xiàn)在我校由專職心理教師作骨干引領,班主任為主要成員,各科教師參與的一支熱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梯隊已形成。
       五、實踐中收獲喜悅
      三年來,我校用于實驗研究資金投入近2萬元,在扎實開展課題實驗研究中始終本著學中做、做中思的原則,邊實踐,邊總結。老師們尤其是課題組成員經歷了學習、實踐、反思、提升的過程,無論是從自身的心理素質還是業(yè)務能力都有了很大進步,尤其是實驗教師,通過學習、鉆研、實踐、探索從專業(yè)理論到實踐操作不僅有了量的變化,也有了質的提升。在去年年初第四屆“健康杯”全國心理健康教育評比中我校15位教師的論文獲獎,同時我校榮獲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稱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果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5 年第6期刊登。更可喜的是做陽光教師已成為我校每個教師的追求與行動,學校形成了人人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濃厚氛圍,這位每一個生活在我校的學生提供和幸福成長的快樂平臺,也為我校今后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保障。然而我們也更清楚地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及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從學校管理到班級文化建設,從教師教育行為到學生活動開展等等。它既需要耐心,也需要愛心,當然也少不了一定的技巧。因此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研究的腳步還將會繼續(xù)延伸,我們將會把為孩子創(chuàng)設更廣闊的“快樂成長”的平臺作為我校一項長期的研究工作。
 
 
編輯:中國學校教育網